必修3:诗歌、小说与戏剧(岳麓版(08版))
必修3:诗歌、小说与戏剧(岳麓版(08版))第1页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变化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导学

  一、目标与结构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知识网络结构:

二、精析与探究:

1.简析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特点。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简析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特点。

  工业革命在欧美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