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元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元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教案第1页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思路设计:

本课重点:俄国的农奴制。

本课难点:俄国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材料。

三维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俄国的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的生活状况

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而这些正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探究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来寻求可能解决的途径 分析农奴制的发展情况,探究农奴制对俄国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落后的制度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 提供资料,分析俄国工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及根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强国之策 新思潮的涌动 俄国贫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学生演示,阐述主张 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及结果 问题探究 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史料教学法、问题引领法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新闻快报

  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为了纪念19世纪一位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的沙皇,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一座塑像。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