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案: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学案(中图版)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案: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学案(中图版)第1页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等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学会运用材料说明水土流失的危害。2.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水土流失的原因

  阅读教材P34~P36"水土流失的原因",填写下列知识。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2-1-3陕西绥德的黄土剖面",据图分析黄土高原黄土的特性。

提示 从图中看出,黄土一般呈灰黄色,以粉砂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易被流水侵蚀和搬运,也易形成崩解和滑坡。

2.读教材"图2-1-5延安降水量柱状",据图分析延安的降水特点。

提示 延安是黄土高原上有代表性的城市,分析延安的降水对分析黄土高原的降水有指导意义。延安7~9月(夏季)降水量总和在3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550毫米)的5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