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案(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案(新人教版)第1页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2.理解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一、荒漠化的含义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示意图 植被景观 荒漠 荒漠草原 温带草原 年降水量 50 mm~200 mm~400 mm 土地生产

能力 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 2.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