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第1页

《平均分》教学设计

利通区第十一小学 石学凤

教材内容分析 :

  《平均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的第一课时。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了学生对过程的探索。例1主要通过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例2则呈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两种平均分物的情况之一:等分(分配),通过动手操作、演示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为除法含义及表内除法(二)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于"平均分"这个概念,并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积累,但是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认识"平均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入手,通过白板应用、动手实践,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逐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进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探索、讨论、小组合作、白板演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及责任感,并培养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习惯。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倡导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探究活动中去。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主要把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数学课堂进行有机整合,采用电子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