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3.1 消费及其类型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3.1 消费及其类型 教案第1页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两种划分方式;恩格尔系数。

2.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收入的高低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3.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4.联系的实际问题: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发掘以交易方式划分的几种消费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把模糊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问题。重点引导学生们去发掘各种消费类型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及参与经济生活能力。

2.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结合各自的家庭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消费方式。

2.了解恩格尔系数大小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了解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学

导航 本框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消费的类型有哪些?

3、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生活导入,设疑引思。

教师活动: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消费,再以设问方式导入该节课的内容,带出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人,同学们的日常消费活动包括哪些项目?

学生活动:就日常生活的体验得出相应的回应,例如:买文具、食堂吃饭、买零食、买衣服、电话费等日常消费活动。

教师:同时导出课堂主体内容:日常消费多种多样,家庭作为消费的主体单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内容,那影响它消费的因素有哪些?这些消费活动有什么区别?我们消费活动的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这节课就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的类型做相关讨论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 情景分析:

探究活动:小李的纠结

小李在广州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月收入6000元。他的妻子是银座超市的营业员,月收入3500元。看着许多同事都成了"有车一族",小刘的心也热了。但数数口袋里的钱,小李又有些犹豫了。

小李为什么纠结?

学生活动: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收入。

教师讲解: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小。

探究活动:小李的忐忑

面对现实,小李有些忐忑,"现在把钱都花在车上,企业发展又不稳定,父母年龄增大,孩子马上要上学,将来花钱的地方多,还是暂时别买吧。"

小李忐忑又为哪般?

学生活动: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教师讲解:当前收入直接影响消费,预期消费则影响消费信心,当预期消费乐观时,消费信心就强;预期消费较低时,消费信心就弱。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探究活动:假如有甲乙两个县:甲县有两个富人,月收入各是30万元,但有100个穷人,月收入只有500元。乙县也是102个人,但他们的月收入水平都在2500~3000元之间,差距不大。问:空调、洗衣机等消费品在哪个县的消费量大?为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活动和下面一组比较,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教师讲解: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小,会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探究活动二:考查自己家里的消费水平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

教师活动:每个家庭的消费活动各不相同,那如何衡量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书本阅读了解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并讨论得出结论家庭消费的不同内容体现了不同的消费水平

要了解家庭消费水平先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教师提出:恩格尔系数和消费水平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一般恩格尔系数越大,越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因此生活水平就越低,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就提高,消费结构会逐步改善。

情景探究:

一位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钱,临去世时才买到一套住房;一位美国老太太年轻时贷款买了住房,去世前还清了贷款;一对在外国读书的夫妇花钱租了一套公寓,四年后学成回国。

问题研讨:

1、两个老太太及那对夫妇的消费分别属于什么消费方式?

学生活动:1、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教师活动: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商品如何使用一般由买主自己支配,不再受卖者的限制;

租赁消费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费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贷款消费是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主要用于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服务。因为这些消费品超出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因而预支自己未来的收入,来满足当前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贷款消费的交易方式,其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没有完全转移。在消费者按照约定按时还贷的前提下,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直至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与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贷款消费的作用

1、对消费者个人来讲,它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2、对社会来讲,贷款消费能促进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对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法制观念有积极的作用。

3、对银行来讲,贷款可以增加银行的贷款利息,增加银行的收益。

贷款消费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在理智消费的指导下,通过贷款消费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应该把贷款的数额控制在自己的还贷能力之内。

3、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学生活动:2、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学生讨论:你能说出生活中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吗?

怎样理解消费类型的转变?

教师活动: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衣食住用行的需要;发展资料消费主要指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等方面需要的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越高,就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这时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对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将大大减少,食品支出比重应该越低。

  

  

阅读教材,合作探究,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的生活场景出发,引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列举自己及家庭的消费行为,拉近了学生与课程的距离。为讲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的类型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及结合图片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对这一重点的认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明确消费类型的两种划分引导学生,并引导把自己的家庭消费内容按两种划分标准归类。在贷款消费的问题上再设置情景,引发学生探究,以突破难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明确重点、

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