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4章第3节垃圾资源化——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4章第3节垃圾资源化——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教案第1页

《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垃圾的分类,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认识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了解垃圾综合利用的途径。

 3、理解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和方法。

 4、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种类,知道垃圾回收的几种常见方法及原理。

 5、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做好垃圾的分类回收。

二、教学设想

  生产生活中会产生许多垃圾,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垃圾的处理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新一代的中学生对这些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对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知道多少?

  课堂教学的时间很有限,可以将学习活动延伸至课外。布置学生于课前上网、上图书馆查阅有关垃圾的资料,课堂教学时,去掉旁枝末节的内容,抓住主干知识、核心概念进行较为详尽的探讨。(事实上,我们只是在课前1-2分钟才与学生见面,这种设想未能落实)

  课堂活动的基本脉络是:大屏幕展示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垃圾,白色污染、建筑垃圾、电子垃圾(包括图片、数据)等等。--2-3名学生代表介绍自己查阅资料所获--归纳垃圾的危害(形成垃圾应该妥善处理的思想)--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再生利用--分组探究实验(塑料的热解)--小组讨论(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法)--减少垃圾、回收垃圾,从我做起。(因为没有课前的准备,课堂上,学生代表介绍查阅资料的交流这一环节也就没有了)

三、教材的充实与整合

  手边放着山东科技版、人教社的教材,加上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垃圾的资料,生活生产中有关垃圾的图片,内容真是不少。要在45分钟之内让学生主动获得有关垃圾的知识(危害、分类、处理方法等),同时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只能对上述资源进行大胆整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设想,选取有用的资料加以利用。(有些资料,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可能因为生成性的问题的出现,还能用得上)

整合1、充分用好山东版教材中的的"活动探究"、"动手空间"、"拓展视野"等栏目,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活动探究",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作为在课堂上交流学习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