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第14课:白杨礼赞》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第14课:白杨礼赞》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

14 白杨礼赞

课题 白杨礼赞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中的生字和常用词语。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2.理解象征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有处女作《蚀》三部曲。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及剧本《清明前后》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茅盾选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文章写于1941年3月,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1940年,作者在延安讲学期间,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革命精神。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回重庆后,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本文。 读准字音 主宰(zǎi) 倦怠(dài) 锤炼(chuí)

恹恹(yān) 虬枝(qiú) 婆娑(pó suō)

晕圈(yùn) 秀颀(qí) 倔强(jué jiànɡ)

楠木(nán) 坦荡如砥(dǐ) 无垠(y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