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2.3.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标志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2.3.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标志学案第1页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标志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建构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3.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知 识 梳 理]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

(1)概念:

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表示方法:

用""表示,把从左向右的反应称作正反应,从右向左的反应称作逆反应。例如:SO2与H2O反应可表示为SO2+H2OH2SO3。

(3)特征:

①正、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

②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

2.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的比较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用""表示,如N2+3H22NH3、H2+I22HI 正反应几乎能进行到底或逆反应进行的程度非常小,这样的反应通常称为不可逆反应,如NaOH+HCl===NaCl+H2O、H2+Cl2\s\up7(光照(光照)2HCl 【自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