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A版选修3-5 核能与结合能 第1课时 教案(1)
2017-2018学年人教A版选修3-5  核能与结合能   第1课时  教案(1)第1页

 §19.5 核力与结合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核力的概念、特点及自然界存在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2.知道稳定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3.理解结合能的概念,知道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4.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理解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核力的发现过程,了解"猜想"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稳定核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学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着指导和预见作用的能力;

2.认识开发和利用核能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

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①20世纪初,人们知道自然界存在万有引力和电磁力这两种基本相互作用,你能算出相同的距离上,两质子间的电磁力是万有引力的多少倍?

答:质子间的电磁力是万有引力的1035倍

②是什么作用使质子在原子核内共存?这种作用力有哪些特点?人们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还有哪些有待完善?

答:是核力;

特点:1)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在原子的尺度范围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2)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m之内。核力大于0.8×10-15m时表现为吸引力,且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超过1.5×10-15m核力急剧下降几乎消失;而在0.8×10-15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3)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饱和性;

小于0.8×10-15m时核力的变化规律还不清楚。

③第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就是弱相互作用,它有何作用?有何特点?

答: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发生β衰变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弱相互作用也是短程力,其力程比强力更短,为10-8m,作用强度比电磁力弱。

典例探究

例1(A级).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核反应与化学反应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它们分别涉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哪一种?

(2)每种反应分别改变了或重新安排了什么?

二、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比例

①稳定的轻核(原子序数小于20)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