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消费》复习学案(新人教必修1)
《生活与消费》复习学案(新人教必修1)第1页

 政治:《生活与消费》学案

[考点回顾]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3.了解纸币的含义、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了解信用卡的功能 5.了解外汇和汇率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7.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8.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9.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0.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1.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12.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3.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14.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15.理解恩格尔系数 16.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1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热点链接]

1.2009年,全国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全国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

2.2009年以来,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10个月的打击假币犯罪专项行动。

3.2009年10月,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环比由降转升。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好转态势,同时通胀压力正逐步积累。

4.2009年以来,国内资源商品价格进行调整。如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自来水价格出现或酝酿上调;截至11月10日,成品油价格进行了8次调整;11月8日以来,全国天然气价格一路上扬;2010年将调整居民电价;近一个时期以来,粮油、蔬菜等商品的价格变化 幅度较大,甚至出现疯狂的大蒜;至11月,全国有70个大中城市各类房屋销售价格涨幅明显扩大;等等。

5.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到2009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居民消费阶段。

[学科解读]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生产者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全国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有利于消费者获得质量和安全的商品,有利于生产企业获得较大市场份额、较多利润。

2.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受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制约。假币用于流通,不利于币值稳定,破坏金融秩序,会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破坏社会稳定。

3.商品价格变动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2009年以来,自来水、天然气、成品油等资源商品价格出现上涨或进行调整;粮油、蔬菜等商品价格也出现波动,甚至出现疯狂的大蒜等,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

4.商品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居民消费价格(CPI)的变化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影响大。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变化对生产企业影响大。

5.消费水平主要受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的制约。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变化会直接地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城乡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真题演练]

1.(江苏)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