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2)
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

【教材内容解读】

  要点 1 用豌豆做遗传试验的优点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使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使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

  要点 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及试验结果

  亲本(P):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

             ↓

  子一代(F1): 高茎(正交、反交结果相同)

             ↓

  子二代(F2) 高茎 、矮茎(比例总是约3∶1)

  要点 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纯种的显性个体(纯合子)有两个显性遗传因子(如DD),纯种的隐性个体有两个隐性遗传因子(如dd)。F1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Dd(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要点 4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验证方法: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分析设想:F1(Dd)能产生两种配子(D) 和(d),比例1∶1,隐性纯合子(dd)只产生一种配子(d),测交后代应是(Dd)和(dd)两种,比例应接近1∶1,实际实验结果符合设想。

  要点 5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花的顶生与腋生  B.玉米的黄粒与紫粒

  C.兔子的长毛与细毛   D.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C选项中长毛的相对性状是短毛,而细毛的相对性状时粗毛。

【答案】 C

【例2】 (2004上海)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

A.0粒 B.30粒 C.60粒 D.90粒

【分析】 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后代,纯种黄色种子占1/4,杂种黄色种子占1/2,绿色种子占1/4,所以纯种黄色种子占120×1/4 =30粒。

【答案】 B

【例3】 有一种脚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遗传因子A控制,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

爬行鸡×爬行鸡→2 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