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第5、6节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第5、6节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  学案第1页

  第5、6节多普勒效应__惠更斯原理

  

  

  

多普勒效应及产生的原因   [探新知·基础练]

  1.多普勒效应

  (1)音调: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2)多普勒效应: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2.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1)波源与观察者相对静止时,1 s内通过观察者的波峰(或密部)的数目是一定的,观察者观测到的频率等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2)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1 s内通过观察者的波峰(或密部)的数目增加,观察到的频率增加;反之,当波源与观察者互相远离时,观察到的频率变小。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变。(√)

  2.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变化。(×)

  3.多普勒效应是指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比波源发出的频率大的情况。(×)

  [释疑难·对点练]

  多普勒效应的产生

  (1)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称为一个完全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又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

  (2)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

  ①波源和观察者相对静止。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②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发生变化,即感觉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

  波源与观察者如果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二者如果相互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3)多普勒效应是波的特性,不只是机械波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后面所学的光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