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 八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 第7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案例
华师大版 > 八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 第7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案例第1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例

古韩中学 芦红

一、课标解读

⑴课标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⑵考纲分析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 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⑴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⑵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㈡能力目标:

⑴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二、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898年,一个18岁的中国青年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场里有个考生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今科必中!"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呆,心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举人得了势,不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从此之后,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1915年9月,这位曾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志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化运动。出示课题。

为什么称为新文化运动呢?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那么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这样一场新文化运动呢?首先我们来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学生们回忆一下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师: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袁世凯登基、祭孔图片)。这些说明了什么?什么是孔子之道呢?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引导学生思考:尊孔复古是反动的封建逆流,而帝国主义在当时处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它们为什么支持尊孔复古?教材中的"对内对外,两无遗憾"是什么意思?

讨论:新文化运动是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呢?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阅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口号、代表人物、内容。看完影片后,提问: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