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创新设计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三章 学案5 习题课:天体运动
2017-2018学年高中创新设计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三章 学案5 习题课:天体运动第1页

学案5 习题课:天体运动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理解赤道物体、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区别.3.会分析卫星(或飞船)的变轨问题.4.掌握双星的运动特点及其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引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F=.

  二、卫星运动中几个概念的区别

  1.天体半径和卫星的轨道半径

通常把天体看成一个球体,天体的半径指的是球体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指的是卫星围绕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等于天体的半径.

  2.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是指天体绕自身轴线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般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三、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力

卫星所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由=ma=m=mω2r=mr得:a=、v= 、ω= 、T=2π ,故可看出,轨道半径越大,a、v、ω越小,T越大.

  一、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

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行星或卫星的运动一般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都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建立基本关系式:=ma,式中a是向心加速度.常用的关系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