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教案第1页

  

  

  

清单一 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催化剂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

  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③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④美国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2)标志:1917 年 4 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参战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3.俄国退出战争

  (1)原因:

  ①战争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②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美国参战,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即当时交战双方都筋疲力尽,美国认为此时参战有利于参与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

  

清单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