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二年级下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1
人教版(新)二年级下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1第1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1。

教材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成"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加以编排。例1通过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数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子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