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 必修1 第4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必修1 第4章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案第1页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材意图在研究了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氧化物,也是为后面硫酸的学习做准备。因此本节内容除本身内容的重要性外,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硫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较多,学好本节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获得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后续系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另外,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两种典型代表之一。体现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并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其中,在介绍二氧化硫主要的性质与应用时,不回避对环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能的方向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2. 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通过了解酸雨的形成,加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性质,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

  2.通过性质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了解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体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酸雨的防治,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化学的价值。

2.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形成科学的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