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共2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共2课时)第1页

10 《端午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汉字。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并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4、 积累课文中表示颜色的叠词,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表示颜色的叠词短语,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实物-粽子,谈话导入

1、 师出示一个粽子,问学生:这是什么?我们一般什么时候吃它?

2、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导入: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以及端午节的美食粽子很了解,我们就让他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粽子的课文-《端午粽》。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 师播放课文录音,生认真倾听。

2、 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 明确这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是一句话,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分别有三句话。

(2) 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端午节、总会、粽子,指名学生认读并相机正音,强调:"端"是三拼音节,"总"和"粽"都是后鼻音,并指导学生用"一到......总会......"练习说话。

(3) 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糯米、中间、粽叶、真是,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中间"的"间"要读一声,不能读成了四声,"真"是前鼻音,"是"是翘舌音。

(4) 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十分、红豆、鲜肉、带回,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十"是翘舌音,"鲜"的读音是"xiān",而不是"xuān"。

(5) 指名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知道、据说、纪念,指名学生认读情况强调,"知"是翘舌音,"念"的声母是鼻音而不是边音。

4、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全篇课文,争取读得正确又流利。

5、 巩固识字。

(1) 师随机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多名学生认读,并根据认读情况再次指正。

(2) 独立出示本课中的13个生字,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等。

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并交流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在此过程中,师引导学生采用形近字比较法、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熟字、在生活中认字等方法加强生字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