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1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1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学案第1页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从农业化、封建化、汉化的角度,综合分析归纳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

理解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一、北魏统一北方

  1.改革的前提

  (1)北魏建立: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2)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的社会状况

  (1)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比较落后。

  (2)各民族在一起生活,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激化了社会矛盾。

  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为了缓和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行改革。

  [深度点拨] 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

  (2)可能性:推动北魏学习汉文化的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受到汉文化的教育,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

  1.均田制:485年开始实施。

  (1)主要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2)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3)内容: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4)影响: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2.三长制

  (1)原因: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2)内容: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