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选修3-5讲义: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选修3-5讲义: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3节粒子的波动性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光子的能量ε=hν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3.德布罗意波又叫物质波,其波长和频率分别为:λ=,ν=。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波粒二象性

  (1)19世纪初,托马斯·杨、菲涅耳、马吕斯等分别观察到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2)19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麦克斯韦和赫兹先后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确认了光的电磁波本质。

  (3)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4)

  

  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1)能量:ε=hν。

  (2)动量:p=。

  (3)意义:能量ε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ε=hν和p=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普朗克常量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二、粒子的波动性及实验验证

1.粒子的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