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第1页

三年级语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习作教学设计

田家寨小学 乔世宏

一、习作目标

利用传统节日"端午节",指导学生整理、综合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料;让学生选定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一个方面,写成习作;在收集、整理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2、在"口语交际"中展示。

三、重难点:抓住一种传统文化,介绍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习作指导课

一、回顾课文,引出习作内容。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今天我们就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写写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师板书: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想想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组织内容,表达清楚、有条理。)

2、审题:这次作文写什么?(写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三、抛石引路,拓宽思路,学习方法。

"端午"引路,学方法

  (1) 传统节日习俗:

请学生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师板书重点词语: 农历五月初五 屈原 春秋时代楚国人 公元前278年 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汨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