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5 动量和动量定理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5   动量和动量定理   学案第1页

2 动量和动量定理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理解动量的概念及其矢量性,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量.2.理解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是矢量;理解动量定理及其表达式.

科学思维:1.通过自主和合作探究,推导动量定理的表达式.2.能够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和进行有关计算.

一、动量

1.动量

(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2)公式:p=mv,单位:kg·m/s.

(3)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矢(填"矢"或"标")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动量的变化量

(1)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Δp=p′-p(矢量式).

(2)动量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的运算:选定一个正方向,动量、动量的变化量用带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从而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此时的正、负号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二、动量定理

1.冲量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2)公式:I=Ft.

(3)冲量是过程(填"过程"或"状态")量,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4)冲量是矢(填"矢"或"标")量,若是恒力的冲量,则冲量的方向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5)冲量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

2.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

(2)表达式:mv′-mv=Ft或p′-p=I.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