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1 同步导学案 第1章 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1 同步导学案 第1章 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第1页



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2.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3.掌握电荷守恒定律.4.掌握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元电荷的概念.

一、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导学探究]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何种电荷?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何种电荷?使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电子向丝绸上转移,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毛皮上的电子向橡胶棒转移,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

[知识梳理]

1.两种电荷及作用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证明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

(2)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3)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了电子和质子.(×)

(4)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造成的.(×)

二、电荷量 元电荷

[导学探究] (1)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的吗?带电荷量可以是4×10-19C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