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师说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师说 教案第1页

《师说》教案

三维目标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作手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师说》,去感悟韩愈的精神。

二、作者及相关知识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