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四离骚(节选)3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四离骚(节选)3课时 教案第1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四离骚(节选)3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2.文言词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