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1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7课 第1框 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学案
2018—2019学年高1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7课  第1框  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学案第1页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学习目标】识记按劳分配的内涵、必然性和意义;区分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内容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1.按劳分配为主体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知识梳理】

课前预习案(勾划、识记、质疑) 课堂探究案 一、基础梳理(结合课本填写、并标注出来)

(一)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__________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生产决定分配,______________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________ 的分配制度。

3.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按劳分配

1.含义

2.基本内容

①分配范围

②分配内容

③分配依据

④分配要求

3.原因

①前提:

②物质基础:

③直接原因:

4.意义

5.地位

(★注意: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不适用于按劳分配。)

(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区别: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不同?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存在范围不同 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 分配方式不同 以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 按劳动力的价格分配 体现性质不同 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社会地位 体现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不平等的雇佣关系 自主探究:(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1.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

2.在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范围内,都实行按劳分配。( )

3.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

合作探究:(情景分析)

情景材料:刘大爷,50年代生人,初中文化。78年以后承包了村里的10亩果园走上致富道路。大明,刘大爷的大儿子,大学文化,某大型国企员工,有固定工资;每年通过炒股获得不菲的收入;业余时间还兼职某私营企业的技术指导,每月获得一定技术补贴。娜娜,刘大爷小女儿,大学文化,教育局职员,每月有工资、奖金、津贴。

问题:请分析刘大爷、大明、娜娜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作出说明。

【自主提升】

1.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信息、知识等。

(1)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所得利息、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2)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3)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收入。

(4)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的收入。

(5)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