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1 2.2 电动势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1 2.2 电动势 教案第1页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电动势电动势 .ppt 一、教材分析   "电动势"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又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很突出的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很多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好。不仅概念本身比较抽象,而且需要区别电压的概念,它贯穿"恒定电流""电磁感应""交变流电"三个章节,在中学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电动势是本章的一个难点,教科书明确提出了"非静电力"的概念,让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理解非静电力,知道非静电力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并能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去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教科书直接给出了电动势的定义式,但只是说"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没有用比值的方法严格定义。电源的内阻在后面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习中很重要,本节做了一些铺垫。

(1) 非静电力

引导学生用功和能的观点来分析电路。

  ①在电源外部的电路里,自由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移动,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②在电源内部的电路里,自由电荷移动的方向与受到的静电力方向相反,移送电荷的不再是静电力,叫做"非静电力"。非静电力做功将电荷"移送"到电势能高的电极,增加电势能(消耗其他形式的能)

  所以说,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至于电源内的非静电力是怎样产生的,不要求理解

(2) 电动势

  我们知道,在过去的教学中,一般是用"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为了表征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的表述把电动势的概念直接呈现给学生。

  如果仅从学习知识的角度看,直接将电源电动势这一名词告诉学生,会节省很多教学 时间,但是学生始终不会对这一概念有较深的理解。由于此套教科书多处对"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思想都有阐述和铺垫,故此处再次运用这种功能关系的观点来学 习电动势。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电源电动势的理解深刻,同时也会很好的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实验认识新的规律,通过阅读来了解前人的工作过程,跟着教师的思路一环套一环的接受新的概念等,这都是经历科学过程的不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