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3.1《水溶液》学案(1)(鲁科版选修4)
化学:3.1《水溶液》学案(1)(鲁科版选修4)第1页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1节 水溶液

                   学习目标

1. 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 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 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 弄清强弱电解质及其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知识梳理

1. 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水的离子积常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升高,Kw_________。在一定温度下的稀水溶液中,[H+][OH-]等于_______________。

2.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H+]和[OH-]的大小关系:[H+]=[OH-],溶液呈_____性;[H+]______[OH-],溶液呈酸性,且[H+]越_______酸性越强;[H+]______[OH-],溶液呈碱性,且 [OH-]越___碱性越强。

3. 人们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表示为: pH___________;常温下中性溶液[H+]___[OH-]=________,pH =______;酸性溶液[H+]___[OH-], [H+]_______, pH _____;碱性溶液[H+]____[OH-],[H+]_______,pH_____。

4. 强电解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弱电解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_____(强、弱)电解质。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溶剂化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导航

1. 方法导引

(1) 弄清水的离子积的涵义是完成本节学习的关键。只有通过对水的电离特点的分析,才能认识在中性、碱性或酸性的稀溶液里,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才能对溶液酸碱性有本质的认识,并为认识溶液pH打下基础。

(2) 有关pH的计算,可根据下面几个问题,阅读课文相互讨论解决。为什么要引进pH的概念?什么是溶液的pH值?溶液的酸碱性和pH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对任何浓度的水溶液,用pH表示溶液酸碱性都是方便的?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哪些?

(3) 从平衡的角度理解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离子和分子。

(4) 回忆复习电离、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引出导电性的强弱跟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有什么关系?电解质在溶液里的电离程度跟它们的化学键有什么关系?

2.例题解析

 例1.90℃时水的离子积Kw=3.8×10-13mol2.L-2,该温度时纯水的PH是

A 等于7 B小于7 C 大于7 D 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