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三 第2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三 第2课 新文化运动 学案第1页

第2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理解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重点)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特点。(重点)

3.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难点)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政治领域: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阶级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3)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2.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4)中心: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思维点拨]

蔡元培主张"思想自由"的主要目的是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兼容并包"则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1.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思考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