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4 2011届高三政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1届高三政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案第1页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二、重点难点(加★)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建构

探究质疑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客观的

3.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4.单个人、孤立的活动是存在的。

5.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前人的经验和书本知识。

6.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真理是主观的。

8.科学理论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范畴。

9.真理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10.认识的反复性说明认识是对事物的简单重复。

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28、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A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B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