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人民版必修3)
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人民版必修3)第1页

必修三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课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课程标准 考点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一、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1. 相同点

(1)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2)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3)作用: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 不同点

(1)内容:①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②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三民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把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展为建立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

③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

(2)影响:旧三民主义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二、如何认识新三民主义

1. 进步性: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其最大特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2. 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还有原则区别。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而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

温馨提醒:注意对新旧三民主义做全方位的比较,重点理解新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