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生物复习专案—遗传信息的传递
2010年高三生物复习专案—遗传信息的传递第1页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

1.概念:产生两个跟亲代DNA完全相同的新DNA分子的过程

2.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场所:细胞核(主要)

4.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螺旋

  DNA利用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随着模板链的解旋,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一个DNA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5.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做半保留复制。)

6.条件:

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母链。

原料: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酶:DNA解旋酶(打开氢键),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键)等。

7. DNA复制的意义: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使生物前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8.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经典例题】

【例1】.一个DNA分子自我复制后形成两个DNA分子,这两个新的DNA分子( )

A.分别由两条母链和两条子链形成

B.两条母链和两条子链随机结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