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案第1页

   高中历史 必修二模块三

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徘徊中前进"局面 的出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拨乱反正及其成果和《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一些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综合归纳历史相关知识点的 能力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通过指导学生分组查找、整理相关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史料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总结及对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讨论来认识这一段历史,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学习拨乱反正等内容,进一步形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从思想上和路线上拨乱反正,是建国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启发学生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培养学生参与改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历史意义。

难点:"两个凡是"的方针错在哪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现实意义;正确认识毛泽东在"文革"中的错误和评价毛泽东的功过。

【教学策略、课时安排】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将相关的教具制成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布置、 指导一部分学生通过互联网、课外读物或其他途径搜集反映家乡改革开放前后巨变的材料(图片、邮票、实物等),并进行整理分类。学生下载的图片拷入计算机 中。安排、指导一部分学生了解本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相关知识,并分组准备模拟讨论。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个别抽查

(一) 、教学基本流程

导入--工作重点的转移--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历史性的跨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小结

、教学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