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

课 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 时 1 课 型 讲读课 教

标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

方法 1朗读法 2自主和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图片、录音 教学环节 师 生 双 边 活 动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 ?(学生回答:安史之乱。教师板书。)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注: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2、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

(2)、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

(3)、 学生齐读

3、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请各用五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

4、品一品(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5、赛一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6、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像杜甫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7、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

8、理一理(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已在这节课的收获。)

附板书设计:

叙事 抒情 秋风破屋 急

顽童抱茅 叹 屋破难眠 忧

忧国忧民 大厦庇寒 愿推已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