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名校推荐】内蒙古集宁一中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案:5.滕王阁序
【302edu名校推荐】内蒙古集宁一中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案:5.滕王阁序第1页

集宁一中教学设计(高C语文)

课 题: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教

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文化知识。

2、掌握文言基础,熟读课文直至背诵。 2.能力目标 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3.德育目标 感悟王勃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掌握文言基础,熟读课文直至背诵。 难点: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特点。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激趣导入

祖国的版图北起白雪皑皑的大小兴安岭,南到碧波荡漾的南海,西起空灵神秘的雪山戈壁,东到云蒸霞蔚的东海。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其中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

鹳雀楼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例举一二: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

2.故人两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设疑自探

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整合成白探提纲

1、了解作者、文体和作品背景。

2、本课的词类活用有哪些?

3、本课的古今异义词语有哪些?

4、本课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5、总结一词多义。

三、解疑合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分工进行展示评价。

1、关于作者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本文文体是骈文。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作品背景:滕于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予,

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韩愈在《新修滕于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媵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台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台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现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从这篇序文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来看,更像是成年作品。"童子"不一定就是指小孩,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轻无知的谦词。何况序文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话,"弱冠"是指二十岁。所以,关于写作时间,课文的注释解说采用后一种说法。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于阁,宿

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农,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本意是让其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愤然离席,至配室更农,专会人倒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沈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2、本课的词类活用有

①襟三江带五湖:本义是衣襟(衣带),这里是以......为襟(以......

为带)的意思,意动用法。

  ②徐孺下陈蕃之榻:名词作使动词,使......放下来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流星一样。

④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交、美都是做名词用,翻译为"交界处""才俊"。

⑤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名词作状语,向下

⑥川泽纡其骇瞩:使动用法,使......惊异

⑦四美具:形容词作名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件)美事

⑧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看。

⑨天柱高而北辰远:形容词作动词,高耸,远悬。

⑩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屈。

(11)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逃

3、本课的古今异义词语有:

①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奉承迎合。

②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管;今,学位。

③童子何知:童子,年幼;今,泛指儿童。

④时运不齐:不齐,有蹉跎,有坎坷;今,不整齐。

⑤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法;今,肆无忌惮。

⑥所赖君子见机:见机,看到细微的预兆:今,看机会,看形势。

4、本课的特殊句式有: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判断句)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 (判断句)

③都督阎公之雅望 (定语后置)

④字文新州之懿范 (定语后置)

⑤雁阵惊寒 (被动句)

⑥纤歌凝而白云遏 (被动句)

⑦极娱游于中天 (介宾后置)

⑧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介宾后置)

5、一词多义:

①引

引而不发 (拉开弓)

引车避匿 (调转)

左右欲引相如去 (拉)

控蛮荆而引瓯越 (连接)

引壶觞而自酌 (端起)

恭疏短引 (序)

司马懿引火军二十万(带领)

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后退,退却)

②故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故人)

故便求之 (所以)

豫章故郡 (旧)

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

广故数言欲之 (故意)

③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 (全,都)

潦水尽而寒潭清 (消尽)

聊乘化以归尽 (完,尽)

则智者尽其谋 (全部用出)

是造物者无尽藏也 (穷尽)

四、质疑再探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或新疑问。

五、运用拓展

学生编题,组内展示,老师择优供全班练习。

六、学科班长总结

滕王阁序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怀着"兼济天下"的远人抱负的王勃,虽少有才名,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而险恶。恃才傲物的他,与官场很难相融,仿佛宦海泛梗、风中转蓬。上元二年秋,他去探望被贬交趾的父亲时,途经洪州,得以在都督阎公的宴会上喷发才情,创作了《滕王阁序》这一传诵千古的骈文名篇。

这篇骈文精品除对滕王阁及其四周景物细致描绘外,主要是写出了由景而发的诸多思绪。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文来聆听作者心中的呐喊。

二、设疑自探

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

预设:1、全文的思路结构如何?

2、王勃在文中抒发了哪些人生感慨?为什么有这些感慨?

3、哪些句子是你最喜欢的?对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三、解疑合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分工进行展示评价.

1、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段)写出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

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段)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6、7段)收束全文,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表明自己目前的志向、行程,表达对主人的知遇之恩的感谢。

2、王勃在文中抒发的人生感慨有:(用原句印证)

(1)宇宙无穷,个人渺小之悲: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对自然的感慨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一问一答,答非所问,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抒发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己逝,桑榆非晚"--表现出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

(6)"盂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以微讥盂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意志。

生发感慨的原因:

①作者有感于前面写到的滕王阁周围雄伟的气势、美丽的自然风景,

还有宴会的盛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触景生情。

我们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苏轼《赤壁赋》,先描写了赤壁胜景,然后引出自己的感慨:衰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杜牧《阿房宫赋》,先铺陈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观,然后引出自己对历史兴替的感叹,提出借鉴意义。这就是人类的共性。

②然后自然转到对人生感慨上。因为自己时运不齐,命运多舛。

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溺于悲伤之中,作者把重点放在自己积极乐观向上的一面:壮怀激烈,穷且益坚,表达报国之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这与作者的性格有关系:

回顾一下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赋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一反离别的悲苦,写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就是王勃的个性。

归纳:正是因为宇宙的浩渺,人生的经历,触动了王勃的感触,也留下这篇唱绝宇内的文章。

3、名句赏析

①"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折: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

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②"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埘,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四、质疑再探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或新疑问。

文中涉及的成语有哪些?

文中的礼貌谦辞有哪些? (学生交流互答。)

1、文中涉及的成语有

胜友如云:shèng yǒu rú yún

【解释】: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人杰地灵:rén jié dì líng

【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高朋满座:gāo péng mǎn zuò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腾蛟起凤:téng jiāo qǐ fèng

【解释】: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物华天宝:wù huá tiān bǎo

【解释】: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钟鸣鼎食:zhōng míng dǐng shí

【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逸兴遄飞:yì xìng chuán fēi

【解释】: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天高地迥:tiān gāo dì jiǒng

【解释】:迥:远。形容及其高远。

萍水相逢: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解释】: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命途多舛:mìng tú duō chuǎn

【解释】: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老当益壮: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释】: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一切书生:yī jiè shū shēng

【解释】: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dōng yú yǐ shì ,sāng yú fēi wǎn

【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

  (1)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子,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一介"同"一芥",比喻自己很渺小。微命, 指卑微的地位。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个读书人。

(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五、运用拓展 学生编题,组内展示,老师择优供全班练习。 六、学科班长点评

补充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