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二 第三章 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二 第三章 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第1页

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学习目标] 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2.认识同步卫星的特点.3.了解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和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以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

一、人造卫星

1.卫星:自然的或人工的在太空中绕行星运动的物体.

2.第一颗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由苏联送入环绕地球的轨道的卫星.

二、宇宙速度

数值 意义 第一宇宙速度 7.9 km/s 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11.2 km/s 使卫星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永远离开地球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16.7 km/s 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到太阳系外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 km/s.( √ )

(2)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绕行速度是7.9 km/s.( × )

(3)在地面上发射火星探测器的速度应为11.2 km/s

(4)要发射离开太阳系进入银河系的探测器,所需发射速度至少为16.7 km/s.( √ )

(5)要发射一颗月球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6.7 km/s.( × )

一、三个宇宙速度

1.不同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否相同?第一宇宙速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答案 不同.由=m得,第一宇宙速度v=,可以看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值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半径R,与卫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