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2章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第2节 电解质

本节分析

  在初步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基础上,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打下理论基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化合物不仅可以按组成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还可以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认识到物质在水溶液中真正的存在形式,并进一步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多角度看待物质、分析物质的习惯和视角;并逐步建立起运用"分类观"、"微粒观"研究物质的意识。

  在新教材中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就本节内容来讲,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进入这个认识领域。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认识电解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时分配:共2课时

  

第1课时 电解质及其电离

整体构思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