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3章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3章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教学设计第1页

 第4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应用批判性思维建构化学概念

【设计思路】

 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基本概念, 教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我们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思维的课堂。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求清晰求理性的思考方式,是明辨性、审辩式思维,是运用知识和方法系统分析,严谨论证,实现求真的目标。本节课应用批判性思维建构溶解平衡概念,以央视互动节目"是真的吗?"创设教学情境,围绕"难溶物是绝对不可溶的,是真的吗?","可乐溶解牙齿,是真的吗?","喝可乐可以治疗肾结石,是真的吗?"三个问题,通过制造自然的矛盾冲突,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完成对信息的选择和整合,结合实验探究,逐步筛选,从而得出理性判断,完成化学概念的建构。

 化学核心概念教学要遵循"应用至上"的原则,在完成概念建构后,将溶解平衡原理应用于沉淀的溶解,生成,转化,这即是对溶解平衡概念关键特征的内化过程,也能够更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溶解平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教材分析】

1.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其包含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应用两部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高中阶段四大平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指导探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建立的过程,是对平衡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同时,通过对溶解平衡建立和应用的探究过程,感受化学知识的社会应用价

值,体会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

2.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概念和KSP含义,能利用KSP进行简单计算,定量认识溶解平衡。

(2) 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理性分析生活中各种传言的一般思路和研究方法,体会批判性思维对学习能力提高的价值。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提出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提升学生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维度的核心素养。

(2)通过溶解平衡概念的建构,并运用新技术,学会从"定性""定量"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情感层面

(1) 通过对可乐能否溶解牙齿,肾结石等一系列问题的批判性思考,论证,体会化学对生活的意义。

(2) 完善化学平衡知识体系,进一步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应用平衡基本原理建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概念和溶解平衡的应用。

教学难点:在选择、整合、解释、决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