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1)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1)第1页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思考层次;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唤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教育学生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

  2.学习寓情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看奥斯威辛的简介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威辛建造的杀人魔窟和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A.M.罗森塔尔到奥斯威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威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A.M.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喉咙(lóng) 扼(è)住 和煦(xù) 嬉(xī)笑 噩(è)梦 颠(diān)倒 凋(diāo)残 恐(kǒng)怖 沼(zhǎo)泽 战俘(fú) 废墟(xū) 雏(chú)菊 悚(sǒng)然 祈(qí)祷 惨(cǎn)状

  三、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1.提问:文章题目为"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2.老师再启发: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作者却执著地去写,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那么这篇文章肯定有成功之处,你认为这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实例来分析。

  尽量启发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一时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作如下指导:

(1)屏幕播放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法西斯残暴屠杀妇女的图像,问: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自然会指出,应该怀着悲愤的心情。文中第2段即表达了这种感情。但除了与这种情景相吻合的悲情描写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都写了欢乐的情景,这种乐景描写与悲情协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