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选修3-5讲义: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选修3-5讲义: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

2.原子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核旋转。

3.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4.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

  

  

  

  

  一、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在球中。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小圆点代表正电荷,大圆点代表电子。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被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该模型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但后来被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

  α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中发射出来的快速运动的粒子,含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4倍。

  2.实验方法

  用α粒子源发射的α粒子束轰击金箔,用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在水平面内不同方向对散射的α粒子进行观察,根据散射到各方向的α粒子所占的比例,可以推知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情况。

3.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