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选修2:专题1 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选修2:专题1 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第1页

  

  

  

  一、对君主专制的反思

  1.对君主专制的反思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对君主专制大加批判,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朦胧的渴望。

  2.黄宗羲

  (1)思想主张:

  ①尖锐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②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国家应首先重"法治"。

  (2)意义:在当时的中国,黄宗羲表达了一种民主与法治思想。

  3.顾炎武

  (1)思想主张:

  ①大力抨击君主专制,批判"家天下"的天下观。

  ②用"国"和"天下"两个概念,来区别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和属于"匹夫"的天下。

  (2)意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4.影响

  对君主专制的反思对于促进政治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换有着较大的影响。

  

  

  明清之际,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腐朽没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市民工商业阶层逐步壮大。黄宗羲、顾炎武的君主批判意识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其思想并未超越明君贤臣的范畴,在当时社会也未能产生轰动效应。

  二、民权思想的启蒙

  1.历史背景

  (1)西方民权思想的影响。

  (2)思想革命的先行者吸收了西方个性解放的思想及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则。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康有为: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人人有"自立之权",还主张"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