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
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第1页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课时

美苏争锋和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程标准 考点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

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

响。 "冷战"局面的形成;德国、

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

机。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

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

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

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

展。 从欧共体到欧盟;战后日

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

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

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

兴。

一、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 美苏激烈对抗,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如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

2. 两强长期处于均势,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影响

1. 原因:(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 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