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案第1页

六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

13.牛郎织女

一、教学目标:

  1.本课出现的7个生字达到独立识字;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男耕女织、衰老、拽着、挣扎、隔河相望、趁机;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朗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选用文章关键词语加小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为后文的复述课文列下提纲挈领。

  3.在了解人物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4.通过课下引导学生开展民间风俗采风活动对中国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体会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文章的结构,练习选用文章关键词语加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品味人物不同特点的同时,体会文本抓住重点词句刻画人物的精妙。推动学生去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结合具体的文本向学生介绍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学知识。学习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评,感受牛郎织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坏者;分析民间故事中老牛和喜鹊意象。

三、教学评价设计:

  1. 通过检查学生预习单,对学生在字词上有初步的了解,并对学困生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的训练,落实了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 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概括课文每部分内容,给每部分加小标题,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默读、圈画、标注、交流等方式感受人物的不同特点,推进学生读懂文本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潜心会文,在语境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而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