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选修1-1 1.1电荷 库仑定律 教案(2)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选修1-1 1.1电荷 库仑定律 教案(2)第1页

1.1电荷 库仑定律

要 点: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守恒定律

知道元电荷、点电荷、静电力常量,掌握库仑定律含义、公式表达

能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旧的静电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

考试要求:高考Ⅰ(两种电荷,电荷守恒),Ⅱ(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

课堂设计:本教时作为电学知识的引入和准备,在章节教学活动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作为章节的起始教学,并不要求学生理解深奥的电磁学知识,重点安排在静电学基础部分复习上,对于库仑定律可作介绍性处理,关于它的应用有待于后续的不断训练。尽可能多地学生参与讨论,分清一些初中不实或有误的观点,为整个章节作好准备工作。

解决难点: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对库仑定律式的应用时,可先介绍规则:用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进行计算,根据是同种还是异种电荷来判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

学生现状:对电场知识类了解不多,初中教学中实验不全;回忆总结初中静电学知识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电学知识不感兴趣,存恐惧感。

培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推理能力

课堂教具:塑料带(丝)束

备 注:"电荷"改称"电荷量","荷质比"改称"电子比荷"。

一、引入

【演示】用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再用橡胶棒去靠近纸屑,发现纸屑被吸引

分析:其实际上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摩擦起电的现象,大家肯定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冬天在很黑的房间里把毛衣脱掉时,会有一刹那的亮光,这也是摩擦起电的现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关于电场的一系列知识。

二、电荷 电荷守恒

学生阅读《电荷》部分,总结

【问】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的?什么是电荷量?摩擦起电的实质?

分析: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并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静电感应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学生阅读实验。

【问】实验前A、B金属箔是张开的还是闭上的?当C靠近A时,金属箔又处在什么状态?当把A、B分开再把C移走后,金属箔有没有发生变化?

分析:金属箔的作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如果是带电,金属箔将张开(同种相互排斥)。通过金属箔的闭合到张开,以致到移开后,金属波都没有闭合,说明A、B带上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