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2.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
政治:2.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高一年级政治学科第二周第1课时教学要点

活动日期:2010年3月8日

课题:《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主备人:徐伟康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的法规,理解公民行使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在调查本社区生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一项改进社区管理的建议。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因此,全面推进村民自治,也就是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村级民主决策、村级民主管理和村级民主监督。

(2)城市居民自治

3、导入材料

  梧桐街道俞桥村随着桐乡市区的扩大,土地逐步被国家征用,农民房屋被拆迁,国家给予了一大笔补偿款,土地补偿款如何分配、农民住宅基地安排、农民养老保险的缴纳等问题是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的大事,由一家一户派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民主表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村民民主管理原则。这是我国基础民主的体现。

4、介绍材料:温岭民主恳谈会形式

部分地区的创新作法

    彭州:优秀民警任村官;金华:首创"街道议政会"; 徐州:推行勤廉双月述制度;部分城市:尝试"议行分设"。

5、学习新课: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村民选举:广大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民委员会干部。

村民决策: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村民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村民管理:村民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十七大报告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新提法的意义:

  一方面,在今后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中,一定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为核心,也就是说,基层群众自治应当建立在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凡是非民主的工作方式都是与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的。

  另一方面,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要从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化开始。也就是说,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过程中,不仅要尊重人民的民主权利,尊重人民群众的自治意愿,而且自身也要按照民主原则办事,基层党组织首先要获得群众的信任,然后才能领导群众实行良好的自治,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样就要求实行基层党组织和社会组织两个方面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