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东南亚包括哪两大部分,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

  2.东南亚有哪两种热带气候,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和居民。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2.提出问题: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

  3.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得出结论。

  (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

  (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山脉和高原。

  (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南北纵列,山河相间。请同学回顾复述老一辈革命家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诗略)。

  4.提出问题:继续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

  (1)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

  5.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1)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下表所示的几个东南亚大城市:

城市名称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 红河 越南 金边 湄公河 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