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A版选修3-2气体现象的微观意义 第1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A版选修3-2气体现象的微观意义  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 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教学案

编写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并能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关联系。

3.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通过让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渗透"统计物理"的思维方法。 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学生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维方法。

学习重点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和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学习难点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怎样的?气体所遵循的宏观规律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有何关系?

(二)进行新课

1.投掷硬币实验

实验表明:个别事物的出现具有偶然的因素,但大量事物出现的机会,却遵从一定的统计规律。

讨论:统计规律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请大家列举生活中你所观察到的符合统计规律的现象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设问: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引导学生思考

师生总结: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是:

(1)气体间的距离较大,可看作质点,但分子数密度仍然很大;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及与器壁碰撞外不受其他力作用,每个分子都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分子可以充满整个容器空间。

分子间的碰撞频繁,任何一个分子运动方向和速率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杂乱无章的气体分子热运动。

(3)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分子而言,在任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

(4)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这个分布状态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平均速率会增大。

(5)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与分子的平均动能 成正比,即 T =aEK 式中a是比例常数。此式说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4.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范例: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玻意耳定律。

一定质量(m)的理想气体,其分子总数(N)是一个定值;当温度(T)保持不变时,则分子的平均动能( )也保持不变,当其体积(V)增大几倍时,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因此气体的压强也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之若体积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则压强增大几倍,即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三)课堂总结:

(四)课堂训练:

(五)课后作业:

待学生回答后,指出课题

阅读教材31页的"投掷硬币实验"就说明了这种规律。

学生观察教材31页图8.4-1,体会这种统计规律

学生讨论,列举实例

生活事例:雨滴打在伞面上使伞面受到冲击力,雨滴动能越大,雨滴越密集,产生的压力就越大。

学生体验上述思维方法,来对查理定律进行微观解释,

让学生再次练习,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盖•吕萨克定律。

课下阅读教材35页"科学漫步",完成P36"问题与练习"的1、2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