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1波的形成和传播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1波的形成和传播 学案第1页

课堂探究

  一、机械波都有哪些特点?

  1.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离波源较近的前面的质点的振动带动着离波源较远的后面的质点的振动,后面质点的振动重复着前面质点的振动,并且后面质点的振动总是滞后于前面质点的振动。可以归纳为三个词,即:带动、重复、滞后。

  2.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介质中各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而是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3.由于波的形成实际上是从波源开始依次带动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参与振动,所以各个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因此各质点振动的周期(频率)与波源的周期(频率)相同。

  4.在不考虑能量损失时,各质点振动的振幅相同;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起振方向),都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振动质点只是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随波向外迁移,也就是没有"随波逐流"。

  二、"带动看齐"法分析质点的振动方向

  在波的传播中,靠近波源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运动,离波源远的质点追随离波源近的质点。用"带动看齐"的思路可分析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

  方法: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象上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如图所示。

  

  三、波动和振动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振动是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是单个质点的"个体行为";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是介质中彼此相连的大量质点将波源的振动传播的"群体行为"。

  (2)力的来源不同--产生振动的回复力,可以由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性质的力提供;而引起波动的力,则总是联系介质中各质点的弹力。

(3)运动性质不同--振动是质点的变加速运动;而波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传播距离与时间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