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5 第三章 5核裂变 学案
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5 第三章 5核裂变 学案第1页

5 核裂变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核裂变.2.知道链式反应及链式反应的条件,并能计算裂变释放的核能.3.了解裂变反应堆的工作原理,知道如何控制核反应的速度以及如何防止核污染.

一、核裂变

1.核裂变

重核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或几个)中等质量原子核,并放出核能的过程.

2.铀核裂变

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典型的反应是U+n→Ba+Kr+3n.

3.链式反应

当一个中子引起一个重核裂变后,裂变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重核裂变,且能不断继续下去,这种反应称为链式反应.

4.链式反应的条件

(1)铀块的体积大于等于临界体积.

(2)有足够数量的慢中子.

二、核电站

1.核反应堆:利用核能发电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燃料:铀棒.

(2)减速剂:铀235容易捕获慢中子发生反应,可采用石墨、重水、普通水作减速剂.

(3)控制棒:为控制能量释放的速度,需控制中子的数目,采用镉棒作为控制棒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2.工作原理:核燃料裂变释放的能量,使反应区温度升高.

3.能量输出:利用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去,用于发电.

4.核污染的处理:在反应堆的外面需要修建很厚的水泥层,用来屏蔽裂变反应放出的各种射线,核废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需要装入特制的容器,深埋地下或海底.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铀核的裂变是一种天然放射现象.( × )